马斯克重磅官宣,将成“史诗级”产品!
每经编辑|毕陆名
特斯拉曾透露正在内部评估整合数千片AI5晶片,史诗级以供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训练。克重该评估似乎取得了不错的磅官昭通市某某食品机械经销部结果。
当地时间9月7日,成产特斯拉CEO埃隆•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,史诗级今天刚和特斯拉AI5芯片设计团队完成一场非常出色的克重设计评审,称这款芯片将成为“史诗级”产品,磅官且紧随其后的成产AI6芯片有望成为迄今为止最出色的AI芯片。马斯克补充称,史诗级他认为AI5可能是克重对于参数数量低于2500亿的模型来说最好的推理芯片,“它的磅官硅片成本最低,性能功耗比也最高,成产AI6会更进一步。史诗级昭通市某某食品机械经销部”


此前8月,克重特斯拉叫停了其芯片设计项目Dojo,磅官项目负责人Peter Bannon也将离开特斯拉。马斯克透露,特斯拉之所以关闭Dojo项目,是因为公司将资源分散用于两种不同的AI芯片设计并不合理。特斯拉此前一度采用“训练+推理”双轨并行的芯片研发策略,如Dojo用于训练,FSD芯片用于车载推理。
马斯克最新发言再次强调,从开发两种芯片架构到专注于一种架构,意味着特斯拉所有的芯片人才都将专注于打造这款卓越的芯片,“现在看来,这无疑是一个显而易见且正确的决定。如果你想参与研发‘拯救生命的芯片’,我们欢迎你加入特斯拉芯片团队。生死攸关,分秒必争。”
特斯拉正全力打造的AI5、AI6芯片预计将支持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训练。据悉,AI5为过渡性或特定场景主力芯片,由台积电代工生产;AI6则是特斯拉未来AI生态的“统一心脏”,将由三星电子代工。
9月2日,特斯拉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“秘密宏图”第四篇章(Master Plan Part IV,简称“宏图4.0”)。在“宏图4.0”的封面上,一款Optimus机器人正打开汽车后备箱。
相比前三篇章更多着墨于新能源汽车以及可持续能源生态系统,此次文件关于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明显提高。其于开篇提到,特斯拉故事的下一篇章,将创造一个人类才刚刚开始想象的世界,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实现。目前正在打造把AI带入物理世界的产品和服务。
特斯拉认为,通过借鉴汽车行业的规模化生产经验,大规模生产机器人以替代人类劳动力是可行的。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新的、由机器驱动的生产体系,从而实现生产力的指数级增长。
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信息
点击进入专题: 聚焦AI(责任编辑:娱乐)
-
不用你问,ChatGPT开始每天早上呈上专属简报,月费200美元用户独享
延伸阅读 理想i6官宣发布 24.98万元起 明日交付 对话雷军:小米早已放弃了速胜 ...[详细]
-
为发挥大V引领作用,引导房地产领域“自媒体”规范信息发布、依法合规运营,近日北京市网信办联合市住建委召开房地产领域“自媒体”大V行业指导会,提醒“自媒体”大V准确把握政策、规范信息发布、打造优质内容, ...[详细]
-
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据塔斯社7月8日报道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访华表示,基辅认为中国、欧盟和美国可以充当俄乌和谈的调停方,因为它们的经济和军队实力强大。图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报道称, ...[详细]
-
原标题:北京中考成绩公布!660分以上含加分)海淀71人) 7月9日,本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查询系统开通,北京教育考试院也公布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。统计 ...[详细]
-
火爆!海军戚继光舰、沂蒙山舰访港,香港市民热切期盼登舰参观,预约名额1分多钟抢完 据香港文汇网9月28日报道,中国海军戚继光舰、沂蒙山舰将于9月底执行远海实习任务,其间赴香港组织舰艇开放活动,并 ...[详细]
-
拜登在北约峰会上发言直新闻:陈先生,美国总统拜登在北约峰会上显得强硬,但民主党内似乎有更多人认为他应该退出美国总统选举,您觉得他还能继续参选吗?特约评论员 陈冰:美国大选飞出的“黑天鹅”,就是在距离大 ...[详细]
-
7月10日,此前因“清华毕业生再考清华”而引发广泛关注的李龙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,公布了自己的高考成绩:626分。35岁的清华毕业生李龙再次参加高考 图/上游新闻记者 张莹 摄在视频中,李龙表示:“这次 ...[详细]
-
北京共享单车搬运工:凌晨4点上班,拼命8小时,挣扎只为400多元
*本文为「温度纪」原创内容北京朝阳区,盛夏深夜,凌晨4点,张宏从床上爬起来,用水冲了个脸,戴上安全帽,坐在电动三轮车驾驶座的凉席上,用钥匙插入三轮车的钥匙孔,大灯打开,照亮前面的路,出门干活儿了。他是 ...[详细]
-
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李雨心 刘可欣 摄影 伍勇 自1934年三星堆遗址首次考古发掘以来已有90个年头,形形色色的三星堆器物不断吸引着全球目光。然而在器物本身之外,对三星堆遗址本身的研究同样备受 ...[详细]
-
图为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直新闻: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俄罗斯,引发世界各方关注,您怎么解读?特约评论员 庚欣:对于莫迪访俄,尤其在敏感时期双方明显走近,其实有四种观察视角,第一是印俄自身的视角,印度 ...[详细]